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2024年年度会议期间,二十国集团(G20)于2024年10月23-24日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召开本年度第四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讨论了完善国际金融架构、推进金融部门改革等领域的工作成果,回顾了G20财金渠道设立25周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出席会议并发言。
2024年10月26日至27日,全球财富管理论坛在上海苏河湾召开,汇聚了世界各地的金融领袖与专家。在这次会议上,来自不同领域的金融大佬们围绕全球发展和金融合作的未来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各自的见解与经验。对于银行家们来说,这不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对未来金融发展方向的重要启示。
近年来,中小微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它们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就业和经济稳定。然而,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困扰着众多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质量亟需提升。
近日,中国反腐败斗争的持续深入再度显现成效,五位金融机构高层相继被纪委调查,引发广泛关注。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反映了国家对金融系统腐败行为的零容忍态度,也突显了在自我净化与规范管理方面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的背景下,中国财政部在2024年10月25日的世界银行发展委员会第110次会议上展现了坚定的信心与积极的态度。此次会议不仅聚焦于世行改革和国际开发协会的增资议题,更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跨境支付需求急剧上升,这一趋势促使各国央行探索新的解决方案。在此背景下,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简称“货币桥”)的出现为全球经济体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新契机。
近期,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中国人民银行与日本银行续签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以及汇丰控股正式成为中国跨境银行间支付系统(CIPS)的直接参与者,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进一步加速。这些重磅消息不仅展示了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日益重要性,也为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委员长会议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赵乐际委员长主持会议。会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11月4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
10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下简称资金流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工作会议。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青松出席会议并讲话。
近来,随着互换便利(SFISF)和回购增持贷款两项金融创新工具的推出,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中的角色愈发重要。这些工具的落地不仅为银行提供了新的业务机会,也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进一步推动了市场活力。
《通知》的发布,有利于引导保险公司发挥精算技术、长期产品开发和长期资金管理的优势,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养老保障和跨期财务规划服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3日表示,今年全球公共债务预计将超过100万亿美元,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3%,债务累积风险居高不下。IMF呼吁,各国应进行更大力度的政策调整以应对相关风险。